<pre id="ohpgk"></pre>
    1.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协会议 >  常委会会议

      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29 16:33 来源: 记者: 作者: 阅读:人 打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力量。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省委、市委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开放经济,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了落实省委、市委要求,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报市委同意,将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列入市政协2023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作为市政协五届六次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

      为确保调研工作高质高效,这次调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采取市县政协联动,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各委室、政协各参加单位全程参与的办法进行。一是精心安排部署市政协主席会议先后4次专题研究,制定市县政协联动调研工作方案、印发调查问卷举办专家专题辅导和调研组成员专题培训,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二是深入调。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各委室、七个县区政协86名市县政协委员组成8个专题调研组,分别深入七县区和商洛高新区的126家企业、17个产业园区实地调研,召开党政部门座谈会8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9次,发放民营经济调查问卷279份。三是汇聚调研成果。通过调研座谈,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86条,收到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等部门的专项分析报告17份、市县政协委员议政建言材料23份,形成8份专题调研报告全市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3月27日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审定,现综述如下。

      报告分三个部分,概要总结了“十四五”以来我市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如何推进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现状和成效

      经过持续努力和艰苦拼搏,纵向看,我市县域经济取得了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城镇化水平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自我发展能力和开放招商能力的新提升,民营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一)县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四五”以来,我市县域生产总值、非公经济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规模逐年扩大。2022年,六县市场主体达99546户,占全市总量的75.2%,6个县实现生产总值740.88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82.1%,较2020年增加143.04亿元,6个县生产总值均迈上百亿元台阶,县域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82.1%。县域非公经济增加值418.03亿元,较2020年增加99.71亿元,县域规上工业总产值1138.32亿元,较2020年增加263.56亿元;县域固定资产投资883.04亿元,较2020年增加242.57亿元;县域居民收入19325元,较2020年增加1128元;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51亿元,较2020年增加23.65亿元。

      (二)县域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着力打造首位产业。各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在特色化、差异化上做文章,促进县区错位发展,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竞发”的发展格局。按照洛南县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丹凤县丹凤葡萄酒、商南县生态康养旅游、山阳县健康医药、镇安县生态康养旅游、柞水县木耳产业的定位,培育壮大“一县一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2022年全市康养旅游业总收入175.11亿元;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持续壮大,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40%。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全覆盖”。二是园区聚集发展。把各类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着力打造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循环产业聚集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山阳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洛南、商南创建省级经开区,丹凤、镇安、柞水的工业集中区都在冲刺省级经开区、示范区,商洛高新区创国家级高新区取得新进展。全市7个工业集中区、167个农业园区创造了全市69.3%的产值和72.5%进出口总额,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发展产业集群。把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集群发展作为重要抓手。重点培育抽水蓄能、新材料、健康医药绿色食品、康养旅游等重点产业集群。以镇安、山阳、柞水为重点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镇安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即将建成,柞水曹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山阳色河、丹凤鱼岭抽水蓄能电站有望明年开工,全市共谋划抽水蓄能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295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以钒、钼、硅、石墨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均按千亿级产业全力打造。

      (三)县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一是产业结构趋优。各县持续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形成了一产稳基础,二产强支撑,三产优服务的发展新格局。2022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2:42.7:43.1,与2020年相比,一产下降1.9个百分点,二产提高4个百分点,三产下降2.1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化水平提高。各县按照“两拆一提升”“两改一补齐”的总体要求,全力加快城乡建设加速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了县城品质。全市县域城镇化率达49.92%,比2020年提高了1.96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居民获得感增加。调研中,群众普遍反映城乡环境变美了、收入增加了,安全感、幸福感提高了。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县城均为国家级卫生县城。2022年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9480元、12504元,比2020年分别增加1270元、802元。

      (四)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国之大者”的嘱托,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循环发展的道路,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把良好的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2022年全市空气优良以上天数349天,连续8年稳居全省第一,也是全省唯一的空气达标市,境内水质均达到二级标准。绿色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生态旅游业总收入98亿元,增长5%,生态环保产业总产值31.2亿元,增长6.1%;生态农业总产值82亿元,增长8%,镇安县完成了首笔生态贷,市上出台了GEP核算办法,为生态产品交易奠定了基础。

      (五)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全面落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32359户,其中民营企业24272户,个体工商户101758户,“五上”企业1081户(附表1)。分别比2020年增加2228户、241户、3680户。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09.8亿元,占全市GDP56.9%,上缴税收20.73 亿元,占68.62%;提供就业岗位14.5万个,占82.5%。与此同时,全市民营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水平、科技与创新能力也都有了新的提升,民营企业中上市5家,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智慧农业、康养旅游等产业中都是中坚力量。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促进充分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困难和问题

      横向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比,我市县域经济、民营经济还存在着总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等方面弱项。同时面临着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瓶颈制约。

      (一)县域总体规模小,经济实力弱。2022年,全省10个市中,我市县域GDP排名第9名(仅比铜川高),总量与第一名榆林市相差3797.76亿元,全省县域十强县、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我市没有“一席之地”。虽然县域GDP都过了百亿元,但尚没有200亿元以上的县,最高的山阳县179.77亿元,最低的商南县100.43亿元。县均GDP为123.48亿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6%。

      (二)产业发展不充分,支撑作用小。一是县域首位产业整体质量不高,支撑不足。调研发现,各县均确定了“一县一业”清单,因首位产业体量有限,实际都是“一县多业”。如柞水县将木耳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还将医药、旅游、新材料定位主导产业。各县产业分散、不聚焦主导性不强、支撑作用不够。茶叶产业统筹不够最为突出,全市共有茶园面积60.1万亩,注册茶叶类商标1509个,没有区域公共品牌。虽然2013年注册了“秦岭泉茗”商标,作为商洛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但运营不力,名存实亡商南茶叶就有品牌92种,标准、包装、价格各异,未形成整体优势、市场竞争力小。我市县域经济普遍产业链条短,且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少。如钒产业多是初加工企业,产业深度融合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引领带动作用有限。二是园区产业集中度低。除商州、丹凤外,其余5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尚未通管道天然气,工业用气成本高,大多数工业集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物流、仓储等生产服务和住宿、餐饮、休闲等生活类服务设施。各县均靠政府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化厂房,园区建设、管理、运营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园区投资公司未充分发挥作用。6个县入园企业总数602户,虽有规上企业187户,但都是园区空间布局的集中,还没有真正形成协同互补的循环发展产业集群。三是三产服务业发展慢。各县的三产服务整体发展慢,生产性服务业少且不配套,县域普遍缺少设计、技术开发、软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慢新业态不足,高品质酒店少我市县域没有自主品牌的连锁餐饮企业。金融服务业培育不足,县域除设有四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外,均没有基金、证券类的金融服务业。

      (三)县域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县域财政收入普遍低,导致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2年全市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2亿元,财政自给率仅为8.1%(附表2),全市科研投入更是捉襟见肘,2022年度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仅1.03亿元,投入强度0.10%,全省排末位(最高汉中1.94%)(附表3)。规上工业战略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7.5%。因投入不足,加之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县域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普遍不高。

      (四)要素保障不到位,营商环境有待提高。虽然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要素保障不足的问题还很突出。调研座谈中,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融资难。在政府层面,地方财政收入体量小,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各县政府融资平台虽然完成整合升级,但普遍融资能力弱。由于财力入不敷出,导致一些惠企政策无法兑现。在金融层面,各县银行储蓄资金外流多,2022年,全市6个县各项贷款余额为539.5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为1006.08亿元,分别占全市61.5%、63.4%,县域存贷比53.6 %,全市存贷比55.3%,县域比全市低1.7个百分点(附表4)。在产业层面,各县均无配套支持首位产业发展基金。在企业层面,融资难融资依然是最大问题,调研座谈中有企业反映,关键时候就因几百万资金问题,“一口气上不来”,一个好项目就“泡汤”了。二是用工难。从最新人口普查结果看,各县人口外流加速,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和大学生流失更为突出与上次人口普查比,全市总人口减少48万,加之全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60余万人,移民搬迁大量农民入镇进城,空心村现象加剧,园区企业和社区工厂招工难、人才引进难并存。三是缺土地。建设用地十分紧缺,已成为制约项目落地实施的瓶颈。全市占补平衡指标不足,县域内无法调剂补充,用地问题倒挂严重。四是办事慢。企业普遍反映,事难办的问题得到较好改观,但办事慢的问题仍然影响和制约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某企业反映,新上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历经2年时间。

      (五)民营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总体水平不高。一是营经济体量小2022年我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509.81亿元,仅占全省3.2%,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低、弱”的问题。二是民营经济产业层次低,创新竞争力不高。目前我市24272户民营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仅21家,占全省的2.6%。多数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含金量”不高,企业转型升级难。三是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低。95%以上的民营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普遍延用“一人店”“夫妻店”“家族式”传统管理方式,管理粗放,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四是市场主体政策获得感不高。企业普遍反映对扶持企业的政策知晓率不高,有些实用的惠企政策,待企业知道时,窗口期已过。还有企业反映,政府对待民营企业内外有别,重外来企业轻本土企业。

      三、对策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面对全市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体量小、产业弱、要素缺”的现状,要聚焦“一都四区”目标不动摇,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扭住园区升档、产业升级、动能发力,聚合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要素保障能力,不断做大增量、激活变量,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稳固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力”。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一要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全域处在秦岭腹地的我市尤为重要。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落实到县域发展的全过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提升、动力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各县要立足资源禀赋,按照“一县一业”清单和总体发展思路,用心抓落实、上项目、兴产业,持续用力,力争用3至5年时间,打造立县之业、兴县之业。三要加大有效投入。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发行债券、设立基金、激励民间投资、扩大招商引资等办法,持续加大对产业发展、科研攻关、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民营经济规模。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力”一要打造首位产业。各县要聚焦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3个千亿和五百亿以上产业集群目标,着力打造首位产业。每个县围绕首位产业,培育不少于10家“链主”企业,不少于50家链条企业,产值超百亿元,形成协同配套的产业体系。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如洛南重点打造核桃种植及加工、商南重点打造茶叶产业、山阳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丹凤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镇安重点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柞水重点打造康养医药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二要加快园区承载。坚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经营的导向,对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提升道路、管网、绿化、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餐饮、商务、仓储、学校、休闲、停车场、充电桩、老幼照料等生活服务设施,强化技术研发、现代物流、检测检验、金融法律等生产服务设施,提升数字化水平,将园区打造成资源集约利用、要素集聚配套、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争取每个园区产值达200亿元以上。三要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各县要按照“商洛市工业倍增计划”的具体安排,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责任清单和任务书,着力加快工业发展。在现有工业企业挖潜上下功夫,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更新,增加投资,数字化赋能,现代化管理,激活创造力,力争产值在3到5年时间,提高50%以上。在新建工业项目上做文章,市级统筹整合钒、硅、石墨等矿产资源,按照规模化、绿色化、延链化、数字化、安全化“五化”标准,打包招引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度开发。按照循环发展理念,深度利用尾矿资源,再建10个尾矿利用项目,力争新材料千亿产业目标五年实现。引进一批大企业落户,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比亚迪安全汽车、信义玻璃、山东玉龙等大项目快落地、早建成、早投产。按照工业倍增计划的时间要求,建立市级监测考评制度,实行季度调度、半年评比、年终奖惩,确保工业倍增计划如期实现。四要注重品牌建设。全市统筹做好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打造工作,组建工作专班,做好品牌策划、包装、宣传、运营、创新等工作。对丹凤葡萄酒、盘龙七片等传统品牌进行科技创新、数字赋能,重塑百年老字号形象;对茶叶、核桃、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品牌进行市级整合,形成区域公用品牌(可用商洛泉茗、商洛核桃、秦岭山珍等)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营销,扩大商洛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建好“四大平台”,提高县域发展“创新力一是提升城镇开发平台。鼓励引导各县城投平台公司实施混改和实体型转化,加快土地、厂房等优质经营性资产注入和非营利性公益资产剥离,打造市场化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提升平台信用等级,鼓励平台公司运用企业债、公司债券等加大融资规模,参与县城建设、管理运营,提高自我造血功能。二是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学习合肥市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经验附件5市级整合有关基金、资金,采取市县按比例出资方式,分别设立新材料、健康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产业基金,加快形成集群,支持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建立投融资平台。各县加快政府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和市场化转型,每个县至少打造1个资产规模不少于20亿元的融资平台公司。在市级层面建立对县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考评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督促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破解产业发展、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建设好创业创新平台支持各县深度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持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钒硅新材料等创新平台,依托企业建设的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集中攻关关健技术和核心产品,助推产业链延伸。围绕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揭榜挂帅”联合攻关模式,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产业联盟。市级层面统筹,采取增加财政预算、产业基金引导、鼓励企业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入股、提升研发人员待遇等方式,激发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破解要素难题强化县域发展“保障力”一是破解资金难题。各县区要有序化解政府债务,建立市级部门为县域经济发展争取项目资金考评机制,每年对县区政府、市级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情况实行考核管理。坚持以市带县,依托市城投公司建成AA信用、资产规模不少于500亿元融资平台,整合提升各县融资平台,学习借鉴温州民间融资模式附件6。完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规改股、股上市”,增强企业市场融资能力。探索组建农业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支持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二是解决好人的问题。认真落实生育奖励政策,切实减轻群众生育压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贯彻《陕西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为本地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健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做到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千方百计吸引人一方面,加快城乡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推进西商融合,吸引50万西安市民到我市山水乡村租房康养度假,成为“新村民”,50万西安市民到市、县城区购房康养度假,成为商洛“新市民”。一方面,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加大院士等高精尖人才柔性引进力度,建立引进人才住房、医疗等绿色通道,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三是破解地难题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留足发展空间;清理闲置土地,在全市开展“批而未建”及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探索跨县域占补指标有偿使用和调剂制度,解决土地占补平衡指标;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和“腾笼换鸟”步伐建立土地亩均效益评价机制,渠道为企业发展解决用地问题。四是解决好办事效率低问题。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市县政务服务大厅的事项要完全放权,要让办事群众真正享受到进一扇门、一次办到位。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和网上通办的速度,把政府部门的办事人员(科长、股长)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化、刚性化。每季度开展局长、科长、股长评议活动,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对获差评的采取“回炉”教育等方式处理,倒逼形成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五)搞好贴心服务激活民营经济爆发力发展民营经济既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也需要注重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

      政府和社会层面着重做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地位。市县都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和政治待遇,增强发展信心。深化拓展“三乡”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先进典型,在子女教育、培训、就业、社保等方面多为“老乡”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营造“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良好氛围。二是给足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好《陕西省大力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市县对照这十条,对原有政策进行梳理,废除不符的内容。同时结合商洛实际细化政策内容,及时向全社会作好政策发布,提高政策知晓率,增强民营企业政策获得感。三是优化服务。市县对接“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建成“一站式”企业服务和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建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陕企通”涉企信息推送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诉求进行受理、转办和反馈全过程闭环管理,切实提高诉求响应率、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依法依规最大程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增便利,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县分层分类建立民营企业联系和服务体系,既重视中小型和龙头企业的服务,又要做好对小微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帮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建立各级领导包抓、主管部门指导、服务专员帮扶、商(协)会联络民营企业的工作制度,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建立民营企业监测评价机制。市级层面建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将各级各有关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突出的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企业层面,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现代财务管理,规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表”,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能力。二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层建设,落实职业经理人制度,培育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加强民营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人社、财政、教育部门要为民营企业培养一批本地实用的技工、财会师、职业技师,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保障。三要实施民营企业成长工程。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实施领军企业能级提升,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治理创新,走好数字化发展之路,切实增强发展动能。加大“五上”企业培育力度,培育一批明星企业和头部企业。

      1697447357247006480.jpg

      1697447363800024505.jpg


      1697447368845025712.jpg

      1697447411710078097.jpg

      附件5:

      合肥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模式

      合肥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是指市属有关国有控股平台公司出资设立,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支持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和中国制造重点领域的投资基金。

      引导基金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发展战略,主要支持基础性、带动性、战略性特征明显的优势主导产业领域,促进产业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引导基金应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产业基金,争取国家级、省级基金对产业的支持。投资方向应符合区域规划、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管理政策,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能够充分发挥引导资金在特定领域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有效提高引导资金使用效率。

      附件6:

      温州民间融资模式

      1.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2.股票筹资。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股票市场为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整合能力。

      3.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4.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通过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此外,还有租赁与补偿贸易相结合、租赁与加工装配相结合、租赁与包销相结合等多种租赁形式。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博凯投资采取融资融物相结合的新形式,提高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速度,还可以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5.海外融资。企业可供利用的海外融资方式包括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股票融资业务。

      分享:
      五月婷婷综合网|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国产一区无码|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片免费